資源化、零排放,打造高含鹽廢水處理高效“技
從傳統(tǒng)煤化工廢水處理,到新能源頁巖氣開采廢水達標排放與利用,再到海水淡化處理效能提升,都離不開與一個共同“敵人”的抗爭——含鹽量高的工業(yè)廢水。高鹽廢水量大、面廣、污染重,處理困難、成本高,是多個行業(yè)面臨的共性技術難題。
在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yè)博覽會上,由華東理工大學國家鹽湖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技術中心牽頭,與蘇州聚智同創(chuàng)環(huán)??萍加邢薰竞献魍瓿傻?/span>“高鹽廢水分質結晶資源化與零排放成套技術與裝備”項目,正是聚焦高含鹽廢水處理的關鍵技術難題,打造了具備“資源化、零排放”效能的高含鹽廢水處理高效“技術鏈”,并成功應用在多個產業(yè)領域。
華東理工大學國家鹽湖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技術中心致力于無機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的工程化技術研發(fā)與集成,耕耘鹽湖領域二十余年,有復雜無機化學體系資源高效、循環(huán)利用領域深厚的理論基礎以及豐富的工程經驗,而基于此開發(fā)的高鹽廢水分質結晶—高值轉化利用,是該中心傳統(tǒng)研究方向的延伸與拓展。
“高鹽廢水的處理不是一個簡單的環(huán)境治理問題,是無機鹽資源與有機環(huán)境污染物構成的復雜交互體系,是典型的資源環(huán)境交叉領域,需要從減量化、無害化等方面進行環(huán)境污染污染控制。”項目主要參與人宋興福表示,高鹽廢水中的鹽主要是氯化鈉,硫酸鈉等無機鹽,氯化鈉,硫酸鈉無機鹽是化工業(yè)最基本的原料之一,必須從資源利用的角度,開發(fā)低成本工藝技術,實現高價元素回收、低價元素的轉化的高值化利用,從而實現高鹽廢水的近零排放,實現資源利用與環(huán)境治理的雙贏。
為了實現高鹽廢水分質結晶項目成套技術與裝備的資源化、零排放目標,項目團隊不斷創(chuàng)新治理模式,通過量身定制工藝,實現源頭減排、多尺度調控,依托梯級利用,實現高效分離消納、高值化產品,聚焦系統(tǒng)集成,打造了成套工業(yè)技術與裝備。
含氟高鹽廢水零排放項目預處理現場
自2014年以來,項目團隊聚焦高鹽廢水有機物深度氧化脫除技術與裝備,開發(fā)了多效催化氧化和高效耐鹽菌生物降解工藝集成系統(tǒng),通過多效催化氧化技術,將廢水中的大分子有機物分解氧化成小分子物質,從而降低其對微生物的毒性,并通過菌種篩選與培養(yǎng),獲得在高鹽濃度生長繁殖的高效耐鹽菌;聚焦高效低成本的熱膜耦合濃縮—分質結晶技術與裝備,開發(fā)膜濃縮分離和熱濃縮過程(多效蒸餾、MVR)等深度濃縮工藝集成耦合,并通過分步結晶調控,實現硫酸鈉、氯化鈉、硝酸鈉分質回收的整體利用系統(tǒng),混鹽減量96%,實現近零排放。
“在煤化工等領域,采用傳統(tǒng)處理技術,會形成氯化鈉、硫酸鈉的混鹽,屬于危險廢棄物,處理成本高,每噸成本幾千元,而且處理容量有限,限制了企業(yè)的發(fā)展?,F在,我們希望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不僅能實現處理成本的降低,還能實現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宋興福表示,項目的實施不但為企業(yè)解決了環(huán)保問題,同時減輕了環(huán)保運行經濟壓力,多項關鍵技術與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
據介紹,高鹽廢水分質結晶資源化與零排放成套技術與裝備有極其廣闊的市場前景,例如煤化工廢水處理,我國已建或在建的現代煤化工項目超過50個,大型煤化工項目環(huán)評均要求近零排放。
宋興福表示,該項目研究成果攻克了相關領域對于鹽消納與分質利用的技術瓶頸,可以服務于精細化工高鹽廢水治理以及濃海水資源化綜合利用等領域,如將海水淡化處理效能從原來的30%—45%提高到90%,形成淡水、液體鹽、鎂基產品(工業(yè)氫氧化鎂、阻燃劑氫氧化鎂、碳酸鎂、水滑石等)、溴素及碳酸鈣等有價元素整體利用系統(tǒng),實現零排放,不僅能提升產能效果,還能避免廢水重回海洋可能導致的熱污染與鹽污染等。
(來源:央廣網)